提到瑞典,人们耳熟能详的除了宜家家居的简约、爱立信的技术领先和北欧清冽自然的环境,还有其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作为诺贝尔的故乡,瑞典长期致力于将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惠及人类生活,与此同时,瑞典人也将广受赞誉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融入科学城建设,以西斯塔科学城(Kista Science City)、隆德科学城等为代表,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值得我们深究。
1.影响力广泛的科学城 离不开成熟健全的科创体系
欧盟曾经这样评估瑞典的国家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多渠道的创新资金来源、较高的企业研发投资、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以及联系紧密的创新主体。”
的确,作为北欧乃至整个欧洲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瑞典长期以来保持着稳定而先进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架构包含了政府、大学、研发服务机构和创新型企业集群四个部分。其中,创新型企业集群作为核心,是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政府管理科研经费投入,起到引导和推手作用;大学与研发机构是基础;研发服务机构承担挑梁和孵化功能。
综合来看,瑞典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以国家战略、国家机构高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2001年成立的瑞典创新署(VINNOVA),从国家层面实现创新项目从选题、资助到评估、转化的全过程管理。
02 发挥好大学在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活水源头作用:瑞典大学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拓宽了从科学研究到应用型工程技术转化的渠道:大学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学科体系;企业依托高校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如爱立信公司70%的科研项目是与大学合作完成的。
03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营造最有益的成长环境:瑞典政府鼓励企业、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部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金融市场服务,既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也营造出敢于尝试、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
2 西斯塔科学城
从科技园区到科学之城的嬗变
蜕变:从单一产业园,到“欧洲硅谷”
西斯塔科学城紧邻斯德哥尔摩城区,与市中心距离15分钟车程,距离阿兰达国际机场约30公里,与机场有便捷的轨道交通联系,区位优势明显。这里不仅孕育了爱立信等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行业翘楚,更因其出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模式而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代表地区,也使西斯塔科学城享有“欧洲硅谷”的美誉。可以说,斯德哥尔摩能够成为仅次于硅谷的人均独角兽企业(估值达10亿美元的科技创业公司)数量第二多的城市,西斯塔科学城功不可没。
西斯塔科学城区位图
科学城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起初是以生产制造和电子批发贸易等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区。随后,伴随企业的逐步发展,科技园区日渐形成ICT产业集群,并通过持续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和完善城市配套服务设施,而渐进成为具有高度创新活力的科学城。
西斯塔科学城发展历程
西斯塔科学城建设之初
西斯塔科学城现状
经验借鉴:向综合性科学城的转变
从单一的产业园区走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之城,西斯塔经历了转型发展的若干阶段,形成几方面重要经验:
经验一:营造与园区气质相匹配的国际化时尚生活氛围与高品质景观环境
西斯塔科学城建设伊始,以轨道线为边界采用了鲜明的职住空间分区,办公建筑体量大,住宅设计呆板统一,一度产生功能单一、环境无趣的问题。此后,随着园区向综合性科学城转型,空间布局打破了企业之间泾渭分明的格局限制,有机补充了丰富的绿色步行场所和适于人们会面的交往空间,极大改善了空间品质。
与此同时,科学城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设置了大型综合商业中心KISTA GALLERIA,包括43个不同类型的特色餐厅和咖啡厅,成为集购物、娱乐、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商业综合体,为企业员工、高校学生以及外籍科研人士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
与车站紧密结合的城市商业中心及配套环境
经验二:政府、企业与高校组成的“三角螺旋模式”成为科学城创新体系的灵魂
由ELECTRUM基金会组织,西斯塔科学城长期坚持由大学、企业和政府共同构建的创新支持方式,形成了三角螺旋的经典模式。其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主要包括:大学与企业紧密联系,使大学科研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而企业原创技术研究可在大学顺利开展;大学研究生到企业任职,直接参与技术研发,企业管理人员亦可到大学讲课交流;企业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假期实习岗位,并作为学生在企业就职的一项重要前置条件。
ELECTRUM基金会引导下形成的三角螺旋创新模式
ELECTRUM基金会所在地融合了各类科技服务机构
经验三:全力支持中小型企业成长与发展,为科学城提供持久的创新活力
瑞典向来高度重视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在西斯塔科学城内,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均有政策加持。在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下,众多企业已经实现上市和收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整个科学城内保持较高的企业存活率。
科学城内对于中小企业的各方位扶持
西斯塔科学城企业数量总体变化趋势
西斯塔科学城上市企业收入历年变化情况
3 隆德科学城
斯堪的纳维亚文脉延续下的科学新城
成长:依托隆德大学发展壮大
隆德科学城位于瑞典南部的隆德市,临近马尔默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总用地面积约2.25平方公里,距离隆德市中心约6公里。隆德市因隆德大学而著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作为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化中心,这里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成为因科技创新而繁荣兴旺的科学之城。
隆德科学城区位示意图
隆德科学城的建设始于20年前,依托隆德大学,其主要科学发展方向为材料、物质以及生命科学,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MAX IV和正在建设中的欧洲散列中子源(ESS)两大科学装置为核心。其中,MAX IV已于2016年开始运行,并将于2026年全面完工;欧洲散列中子源(ESS)作为欧盟重要的科研设施,由17个国家共同出资建设和运营,其实验设施建设在隆德,数据管理和软件中心布局在哥本哈根,计划于2023年开始提供用户开展实验。
已经投入使用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MAX IV
正在建设中的欧洲散裂中子源(ESS)
经验借鉴:特色化的空间布局
如何在空间上更好地布局一座科学城?隆德给出了其特色化的答案:
经验一:在大科学装置之间嵌入小而精的配套服务功能
隆德科学城配套服务区域位于两大科学装置之间,称为斯堪的纳维亚科学村。之所以称之为“村”,是因为其规模较小,仅有不足20公顷,但却是提供综合服务和承载各类研发机构、企业的核心区域。考虑到科研人员对于便捷到达以及短期停留工作的需求,在建设中的有轨电车站点周边,都规划了兼有酒店、公寓、餐饮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利用紧凑布局实现服务效率的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科学村还规划建设了一座科学博览中心,用于展示科学城科研装置的建设历程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提供了会议会展等交流功能和音乐厅等市民文化功能。
科学村规划总平面图
结合有轨电车站点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方案
经验二:低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仍是一以贯之的理念
隆德科学城尽管在农田上规划建设,但始终坚持生态设计手段,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建设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方面,在科研装置和科学村之间设置大尺度绿地,内部精心培育3000多种植物,既能有效缓冲城市活动震动对于实验环境的影响,其所育植物也能产生经济价值;规划的楔形绿地将周边天然环境引入科学城内,实现景观辉映、有机渗透。
✔ 另一方面,平衡优质农田利用,减少农田占用,规划引导人口迁移后约40%的建设用地归还农田,实现50%的潜在农业效益在2025年前完全得到补偿。此外,将科研装置运转冷却产生的热能进行有效收集,为科学城及周边区域供暖提供能源保障,通过统一的能源管理,使区域供热、运输和电力所产生的本地能源消耗再利用达到150%。
林田交融的隆德科学城示意图
经验三:便利的交通联系是提升科学城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加强与城市中心地区的联系,隆德科学城规划并建设了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使其穿过科学城的各个功能区,并连通隆德市中心的火车站以换乘其他线路。线路建成后,科学城直达哥本哈根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成为隆德科学城连通世界的重要通道。
隆德科学城有轨电车线路布局示意图
经验四:合理而缜密的建设时序引导更有益于尽快形成城市氛围
隆德科学城在规划和建设时,有着详细而合理的建设时序引导:首先是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预先埋设各类管线,做好能源利用管理;其次,同步启动轨道交通建设,为科学城提供有效交通支撑保障;在配套服务方面,一期住宅区建设基本与科研装置同步完成,使学生第一批搬进新区。沿有轨电车站点建设一期配套服务中心,并随着科学城逐步建设和科研人员规模增加安排二期配套设施。
结语
瑞典政府将创新政策渗透到包括激励创新、人才培养、以资本等市场手段推动创新、推广创新成果应用的各个层面,形成了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在科创体系的指导下发展的西斯塔科学城与隆德科学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下全球科学城的两种主要类型,前者以科创企业为龙头而实现创新转化的高度活跃,后者依托大学与科研装置致力于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两座科学城集中体现了瑞典可持续的发展建设理念、健全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富于创造性的城市理想。
来源:坪山发布2021-06-22,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TOP创新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