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nchPad@One-North:新加坡的创新孵化基地

新加坡的孵化平台主要是以政府、大学和部分私人企业为主导的,其中具一定体量规模、产出高、质量高的多是政府主导设立的,而新加坡政府主导主要就是纬壹和裕廊创新区里的孵化启动平台。两者无论从开发效应,还是从空间地理位置各方面比较,均是前者优于后者。

孵化平台旨在为初创企业提供成本较低、配套完善的运营发展空间,同时也打造一个有效的企业生态系统,助推其的长期发展壮大。

有亚洲硅谷之称的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核心地带就有一个孵化启动平台:“LaunchPad@One-North,也可以称之为孵化基地,集中了一定数量的各种行业大大小小的孵化器及初创企业。有人说它是新加坡的创新工厂。

相较于国内的创新工厂和孵化基地,其规模不是很大,堪称迷你。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创客、孵化器和投资公司。目前有生命科学、信息媒体、电子、智慧城市、工程和餐饮等上万个初创企业入驻,疫情期间还增加了先进制造业、健康科技、生物科技和农业科技产业等行业的初创企业。 

图片10.png

纬壹科技城启动平台鸟瞰图(来源:裕廊集团网站)

促进创业,激发企业家精神

追溯其的建立及发展,实际上就是新加坡初创企业从无到有进而繁荣的一个缩影。她的建立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结果,是新加坡打造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风景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没有自然资源包括足够的土地可以赖以生存。所以从建国至今50多年来一直强调人才培养和建设,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层出不穷,在这方面可说是非常成功。但另一方面政府也发现,过于严谨的教育框架体系导致新加坡缺乏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2003年开始,经济检讨委员会(Economic Review Committee)提出“重塑新加坡成为一个创新和充满企业家精神的国家”。政府开始调整政策导向,减少对企业的强制性规定,增加促创业措施,如政府补贴等。

这样的政策导向获得怎样的成果呢?让我们看一些关键指标。

  • 技术创新方面:从2000年开始到2019年,每年新加坡居民申请专利的数量从516个增长至1727个,平均每年增长6.9%。2017研发费用占当年GDP的1.9 %。从事研发的研究人员从1998年每百万人有2951.8人增长到2017年的每百万人6802.5人,平均每年增长4.7%。当年发表科技期刊论文数11459篇,年均增长3.14%(2004年为7479篇)。
  • 风险投资方面:疫情之前的2019年,风险资本和私募基金投资总额为166亿新元,同比增长16.5%。从2013年的61亿新元到166亿新元,6年时间资本量增加了165%。即使是疫情之下的2020年,仍吸引了149亿新元的投资。其中数字科技公司获得了93.2%的资金。
  • 初创企业方面:数量在过去10年间翻倍,达55000家。一批成功的企业诞生,比如Grab, Acronis, Trax, Bigo Live, and Lazada、ACKTEC Technologies、AVAWorld.tech、Risikotek,SPACE(MedTech), VA Insight Software Pte Ltd,ANDGlobal, Nextbillion.ai等。
图片20.png

新加坡历年私募基金和风险资本投资额(亿新元)(来源:nexea.co)

上述一系列数据说明了实施这样的政策以来,收效颇佳。当然政策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空间硬件设施去落实,初创者和其团队也需要有创业的空间去实现梦想。而纬壹的孵化启动平台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地点。

新加坡的孵化平台主要是以政府、大学和部分私人企业为主导的,其中具一定体量规模、产出高、质量高的多是政府主导设立的,而新加坡政府主导主要就是纬壹和裕廊创新区里的孵化启动平台。两者无论从开发效应,还是从空间地理位置各方面比较,均是前者优于后者。

从旧厂房开始,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

纬壹的孵化启动平台源于著名的孵化器“BLK71”。

2011年,为了更好地帮助初创企业应对所面临的成本压力,著名的孵化器“BLK71”诞生了。《经济学人》杂志将其描述为世界上“最紧密的创业生态系统”,是由新加坡媒体发展局和裕廊集团牵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新加坡电信公司共同参与运作。

何谓“最紧密的创业生态系统”?因为BLK71从JTC一栋旧厂房开始,以一般标准厂房租金面向初创企业,仅用三年的时间Blk 71已经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协作的初创社区,非常适合信息通信媒体行业的初创企业。除了提升相关硬件设施外,还成功打造了一个创客社区Plug-in@Blk71,形成一个有机的创业生态系统。两年内即入驻100多家初创企业,实现100%入驻。三年即拥有 23 个孵化器、250 家初创企业和 1000 名企业家及其员工。

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积极参与造就了纬壹孵化启动平台的最终诞生。

2015年,为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裕廊集团(JTC)和标准生产力创新局(SPRING)*开始分两期改建原有标准厂房,建设纬壹孵化启动平台(Launchpad@One-North), 投入使用。最终形成了BLK67、69、71、73、75、77、79、81等8栋楼组成的6.5公顷大小成熟的孵化平台。集生命科学、信息媒体、电子、智慧城市、工程和餐饮初创企业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一年可吸引风投达35亿美元,上万个初创企业入驻。

图片30.png

和启汇城相隔一条马路

共享纬壹科技城的各类资源使孵化启动平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台。

一方面:经过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整合叠加了各种资源的纬壹科技城使平台有个很好的依托。无论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配套设施,还是纬壹本身的产业研发软硬件设施,都给初创企业带来庞大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合作伙伴。比如:方圆两公里内集中了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国大医学院、启奥城、启汇城、教育部、媒体发展局、A*STAR等多个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大中型研发机构企业,都是这些企业潜在的客户和合作对象。

微信图片_202111051600240.jpg

纬壹孵化启动平台的位置

另一方面,纬壹科技城孵化启动平台也是政府实践鼓励初创企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有别于欧美国家,新加坡政府在培育创业精神和促进创业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统计显示,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有大大小小的16种津贴和促进计划。政府机构还专门在平台设立了一个政府背景的非盈利性质的孵化器“创业行动社区”(ACE,The Action Community for Entrepreneurship),帮助初创企业申请获取政府相关津贴。除此以外,还有媒体发展局的认证体系、国家科学院A*STAR奖学金、国家研究基金会的早期风险基金、税务局的生产及科技税务减免、智慧国、加速器、科研机构商业化计划、旅游企业质量认证等等。

政府确实有全面的资金补贴可供企业家们利用,但对创业的支持不仅仅是提供资金补贴。政府除给予这些之外,还为企业家创造繁荣和成功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政府以差异化策略既鼓励科技初创企业,也鼓励非科技初创企业在其中落地发展。差异化不仅可通过技术实现,还可通过创新实现。因为创新不仅仅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某种程度上差异化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初创企业会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微信图片_202111051612100.jpg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裕廊集团在这个平台里还打造了两个餐饮初创孵化器。一方面为了创造更多的“机会碰撞”,让初创企业能够有更多交流交换思路的机会和场所,毕竟亚洲人的很多创意合作都是从吃喝里面谈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让餐饮初创业者能够学习餐饮行业的商业技巧,了解和应对其中的陷阱。裕廊集团就改造平台内的旧厂房成为富有创意的餐饮设施。

微信图片_202111051613050.jpg

富有创意的餐饮设施

图片60.png

此外,在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高门槛严格的进场标准和管理确保资源有效合理利用,成为出成果吸引投资的重要地点。

想入园的初创企业必须提交相关申请,需要满足基本要求,比如:总部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不超过 5 年、不是已成立公司的子公司,必须遵守市区重建局的工业使用指南。初创企业申请的空间不超过100平方米。想入园的孵化器必须拥有明确的开发计划以培育初创企业,拥有强大的网络以发展启动板块建设,致力于为启动板集群做出贡献和增强活力。园区定期检讨入园企业和孵化器的运营情况,优胜劣汰。

完善的规划和人性化的设计时刻给予初创企业以动力,激发创造热情。

园区虽然体量不大,但是改造规划完善且很具人性化,让人充满创意的激情和动力。这些动力或来自于一个小小的秋千椅,或来自于集装箱模块式的健身房和迷你酒店,或来自于孵化楼上的标语口。

微信图片_202111051614070.jpg
微信图片_202111051615100.jpg

集装箱模块式的健身房和迷你酒店

置身其中,不知不觉充满了创业的活力。各式各样的定期活动更加不断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和活力。比如:启动板创始人早餐等。疫情期间虽受限制,也有丰富的网上活动,还有各类具针对性的协助方案。

“不仅强调创新,更强调生存” 

那么,和中国的孵化平台相比,纬壹科技城孵化启动平台有哪些特点呢?

最明显的相同之处就是政府参与占了很大比重,都是政府作为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园区内的配套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善。

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国的同类园区体量远远大于新加坡,新加坡的堪称迷你。截至2019年底,中国全国孵化载体达13206家,其中孵化器5206家,众创空间800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共有21.7万家。获得投资总额873.1亿元人民币。中国以初创科技相关产业孵化为主,强调创新。

相比之下新加坡有很多限制,包括土地和资源。所以在鼓励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同时,还鼓励其他行业的关联企业如第三产业服务型企业的初创。不仅强调创新,更强调生存的重要性,实现差异化发展思路。

新加坡活跃的初创企业数量在过去7年中增长了近 60%。而且新加坡孵化启动平台颇受国际风投和私募基金的青睐,单位面积吸引投资贡献率非常高。新加坡也在海外设立了孵化启动平台,比如在2015年在美国旧金山设BLK71SF,协助新加坡企业初创海外,同时也协助海外初创企业联系新加坡。

来源:选址中国2021-11-05 

 作者:徐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