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打造香港创科生态圈

一直以来,应科院致力于促进科技产业化、产业智能化,推动产学研互动协作,聚焦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业化及智能制造、数码健康科技、专用集成电路及元宇宙等应用板块,积极打造香港创科生态圈。

乘坐扶手电梯时,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发现梯级与裙板间有着小小的缝隙。对于地铁工作人员来说,这是重要的安全检查对象。一般而言,当缝隙超过4毫米,就意味着需要维修。

长期以来,香港地铁(下称“港铁”)的电梯缝隙检查工作都由人工进行,并且需要停用电梯逐级查看。不过在今年年底,港铁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下称“应科院”)研发的扶手电梯罅隙测量仪器有望启用,届时这项检查工作将可“告别”人眼检查。

在应科院办公楼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了这个仪器样本及其“酷炫”的操作过程:先用镜头进行观察,然后使用AI分析,在后台拿到数据后,便可知道缝隙大小是否超标。

这个小小的仪器是应科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的一个重要缩影。近年来,伴随着数字转型不断加快,香港积极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应科院则成为了重要的赋能者。近日,港铁与应科院签订合作备忘录,预留2000万港元深化双方合作,未来会共同研发及应用不同的新技术,例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联手打造“智慧铁路”。叠加港铁此前拨款的约5000万港元,“智慧铁路”项目共投放约7000万港元。

为促进科研成果落地,应科院于2000年成立,是香港最大的应用科技研究机构。一直以来,应科院致力于促进科技产业化、产业智能化,推动产学研互动协作,聚焦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业化及智能制造、数码健康科技、专用集成电路及元宇宙等应用板块,积极打造香港创科生态圈。

一个完善的创科生态圈应该是怎样的?近日,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创科生态圈应该包括科研的上游(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各个环节在内。

“哪些教授可以做到基础研究,后面哪些企业需要用到基础研究,中间有谁可以做中间人的角色,上、中、下游定期进行沟通,沟通完后,政府方面可以提供什么资助,整个生态圈运行起来。”叶成辉介绍。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科技转化需要大量应用场景,大湾区建设成为香港打造创科生态圈的重要一环。叶成辉强调,香港具有基础研究的优势,如今借助大湾区建设,应用场景也成为了优势之一。

迈入2023年,全球科技竞争尤为激烈。而在叶成辉看来,在“中西合璧”的加持下,香港的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顶尖,与此同时,借助与其他大湾区城市的优势互补,香港在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

从0到1,从1到N

今年4月,应科院在202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满载而归”,共夺得34个科研奖项,包括“特别创意大奖”、2项“评审团嘉许金奖”、6项“金奖”,以及25项“银奖”及“铜奖”。这是应科院在这一发明展上获得最多奖项的一次,同时也是香港代表团获奖最多的机构之一。

其中,“特别创意大奖”获得者是应科院物联网感测及人工智能技术高级经理黄嘉瑶,通过小数据模型,她帮助生产商以较低成本实现生成线自动质检,有效解决了数据不足的行业痛点。

这成为应科院科研实力的一个印证。成立23年来,应科院在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不断进行研发。至今,应科院已申请超过1400项技术专利,其中获发专利超过1000项。

如今,应科院手握多项“皇牌科技”,比如香港首个5G端到端网络全架构解决方案(“Easy 5G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中小企业应用5G的门槛,推动香港5G发展;C-V2X车联网系统能让车辆、行人、道路基建,以及车辆与网络之间实时传递讯息,并即时为道路使用者作出警示;尤值一提的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个香港分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正是应科院。

谈及香港的车联网,叶成辉表示,香港道路的特点是多车并且车不会让无人车。在克服了复杂的道路条件后,香港如今的车联网技术已发展为“世界数一数二”,有望在香港及其他地区的道路安全以及拥堵问题上发挥巨大效能。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应科院更是取得累累硕果。多年来,透过研发合约、特许授权及其他合作模式,应科院已将约1250项技术转移到业界。

在香港地铁、香港警队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科院更是持续赋能。香港警队启用的专用智能语音辨识引擎“飞誊”正是出自应科院。借助“飞誊”,人员在办公室电脑透过部门入门网站登入系统,即可上载电话录音以进行语音文字辨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帮助警队建立分析大数据的能力。

叶成辉告诉记者,科研成果转化是“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从0到1就是做好基础研究,从1到N就是成果转化。从1到N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企业要花费时间(进行)科技转化。但这个转化过程其实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因为真的能够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

抢人才、拓场景

作为一道将科研和实际应用嫁接起来的桥梁,应科院成为了对接学校与产业的“超级联系人”。

目前,应科院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基本上知道哪个教授在基础研究下了很多功夫”。

与此同时,应科院还在“花式”招揽人才。今年初,应科院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办首个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这一模式下,申请成功人士将会受聘于应科院成为全职研发人员,并于科技大学修读兼读制博士课程,参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前沿科学的研究。

谈起这一合作,叶成辉颇为自豪,“这是一个创举,可以吸引一些真正(属于)新科技的科研人才来到应科院。”

为吸引国际人才,应科院还推出了“暑期实习计划”及“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学院”实习计划,一批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创科人才在参与应科院研究项目的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创科生态。

在产业对接方面,应科院与一众企业、政府部门等建立了多项合作关系。帮助科研成果落地,应科院擅长抓住企业痛点。

叶成辉坦言,“其实科研落地这件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要谈到钱。”区别于完全依赖资助的合作模式,应科院的合作更强调企业的主动投入。“我们做的每一个项目,企业都要付钱,不是付全部,因为可能还会有香港政府的资助,但是如果一个项目完全没有企业付钱,我们不会去申请香港政府的资助。”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帮助应科院识别真正有需求的企业。对双方而言,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是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步,第二步还需要鉴别这一项目是否存在创新理念。

“我们不是一个集成商,不是说你会做这个东西就去做,其实我们每一个项目,都要看它的创新概念在哪里。从企业的角度看,其实无所谓新还是旧,能用得到就行,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每一个项目,是企业有需要、企业肯付钱、企业有痛点的,同时对大学教授也有帮助,有创新的元素在其中。”叶成辉强调。

当然,这个过程“有辣有不辣”。“不辣”的地方在于,在这一模式下建立合作关系,意味着企业真正需要并且认同应科院的科研实力。而“辣”的地方在于,香港的人才资源是否充足、应用场景是否足够丰富。也因此,无论对于应科院还是对于香港而言,抢人才、拓宽应用场景都变得尤为重要。

搭乘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东风,目前包括应科院在内的香港科研机构都在深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科研人才与应用合作。

为壮大研发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辖下位于深圳的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香港应科院(深圳)联合实验室”。同时,应科院准备在深圳福田设立一个总部,有望与内地科研力量展开更为紧密的交流合作。

大湾区丰富的应用场景更是成为了香港科研成果落地的重要平台。在采访中,叶成辉向记者强调,大湾区是一个很好的生态圈,香港与内地城市的场景可以多进行对接,如香港正在推动e-HKD(数码港元)的测试场景,内地也在推行e-CNY(数字人民币)的测试场景,在大湾区内,两种数字货币或许存在对话空间。

借势大湾区发展,突围全球科技竞争

全球科技竞争愈来愈激烈。

今年初,叶成辉及其团队走访伦敦、越南等地,他们发现,越南的一家科技公司有8万多人在做软件开发,国际竞争之激烈从中可窥一斑。

从国际排名看,香港的创科水平已具备国际水准。根据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香港在“科技”方面的表现分别在2021和2022年被评为世界第一及第二位。但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残酷的竞争从未停止。

诚然,在打造一个完善的创科生态圈过程中,香港的优劣势都很明显。一方面,香港的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已是大众共识,当地有五所高校位列QS100;另一方面,香港的土地供应紧张、应用场景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指出,本地市场规模较小,导致科技产业化步伐较慢。

为促进科研落地,香港创新科技署拟推出100亿港元的“产学研1+计划”,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个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把优秀科研成果商品化。

叶成辉认为,香港的竞争实力更在于其根深蒂固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他强调,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也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这可以帮助创科的整体发展。他称,香港在过往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比如人才流失,但长远来说,这些慢慢地都能解决。

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科研成果如何“走出去”也是重要命题。叶成辉对此表现得颇为乐观。他称,“其实不是说要如何特定地走出去,当你的人才在国际上参与我们的生态圈,慢慢他就会知道,应用这个科技或许就可以进入国际创科中心、进入香港的生态圈,(科研成果推广)就会慢慢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突围全球科技竞争是大湾区“9+2”城市群的共同使命。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亦曾明确指出,香港有金融和创科优势,但也面对土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香港需要与深圳、东莞、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积极合作,共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借助城市群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协调,大湾区现已具备过硬的科技竞争实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科技集群100强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排名全球第二位。

可以预期,在大湾区的协同发展下,香港的创科实力将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超级联系人”作用将继续发挥。

叶成辉告诉记者,内地企业来香港,是希望利用香港跳跃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很多从海外来香港的企业,想的是到达大湾区其他城市,“所以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香港的定位,但是这两个角度对香港来说都有好处”。

国际视野+内地经验

《21世纪》:你之前戴尔EMC和IBM等国际知名科技企业分别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对你现在在应科院的工作有什么启发或帮助?

叶成辉:我在不同地方都工作了很多年,在IBM工作了15年,在戴尔EMC工作了10年,也在美国、广州、东京、上海和北京居住过。

这样的国际视野以及在内地(经验)融合,对我在应科院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应科院是香港最大的应用科技研究机构,我们也希望可以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方面担任一定的角色。

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需要与内地和海外有很多对接,因此在通关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到不同的内地城市探访,也去了日内瓦、伦敦和越南等地。

《21世纪》:在这一轮的探访里,有哪些印象很深刻的事?

叶成辉:这一轮探访有很多(启发)。首先是内地的科技转化(速度)很快,可能是得益于内地的政策支持。其实香港也有很多科技(发展)可以给内地借鉴,比如我们正在做车联网,香港(的特点)是多车、车不会让无人车,相信很多内地城市,也想尝试一下香港的车联网技术。

其次,我们刚刚去了越南,探访了一家科技公司,它有8万多人在做软件开发,我非常震撼,但震撼的同时也很担忧。因为现在我们说人工智能,AI Generative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10年后、15年后,现在做软件开发的人员,(以后)是否还有工作做呢?我的问号就是从这里来的。

与企业“双向奔赴”

《21世纪》:应科院其实是一个将科研和实际应用嫁接起来的桥梁。科研成果要落地,这个过程会不会存在很多痛点或者难点?

叶成辉:其实科研落地这件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要谈到钱。

应科院有一个很特别的模式,我们做的每一个项目,企业都要付钱,不是付全部,可能还会有香港政府的资助,但是如果一个项目是完全没有企业付钱的话,我们不会去申请香港政府的资助。

这件事我们可以说“有辣有不辣”了,“不辣”的地方(好的地方)在于,企业肯付钱,(证明)企业有痛点,知道这个科研成就可以帮助到它,它才肯付钱,它也要对应科院的人才有信心,(相信他们可以)做到它想要的东西。

“辣”的地方就是人才,究竟我们够不够(人才),香港够不够(人才)。香港特首也一直说“抢人才”,其实这个事情是难的。其次,当你看整个(科研)应用的时候,未必是完全应用在香港,香港只有700多万人口,很多应用场景可能要去到内地或者去到东南亚等地,才能有真正的应用场景让我们(发挥)。

《21世纪》:意味着你们面向的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客户对象。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叶成辉:(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另外,我们还是要看创新理念。我们不是一个集成商,不是说你会做这个东西就做,其实我们每一个项目,都要看它的创新概念在哪里。究竟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做过?有哪些新的东西是我们应科院的研发人才可以做到,可以使(这个项目)更(创)新更进步?从企业的角度看,其实无所谓新还是旧,能用得到就行,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每一个项目,是企业有需要、企业肯付钱、企业有痛点的,同时对大学教授也有帮助,有创新的元素在其中。

《21世纪》:应科院的产学研合作非常紧密,除了你刚才说的,还有没有其它合作模式?

叶成辉:应科院有很多不同的合作模式。首先,产学研的“学”,香港其实很厉害,香港有5所大学位列QS100,加上香港浸会大学,我们(与这六所大学)都有不同的合作。围绕项目上的合作,我们基本上知道哪个教授在基础研究下了很多功夫,我们希望他的基础研究可以用在我们的应用项目上,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人才,我们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开办了一个兼读博士生工作计划,一些拥有硕士学位的同学,如果想借助应科院攻读一个part-time博士学位,我们容许他有一段时间在大学里参与项目(研究),同时借助项目完成他部分的博士生论文。这也是一个创举,可以更吸引一些真正(属于)新科技的科研人才来到应科院。

科技转化“会有痛苦”

《21世纪》:你加入应科院差不多有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你帮助应科院落地了哪些最新布局或者规划?

叶成辉:布局的话有四个方面。第一,就是刚才提及的和不同大学的合作,现在我们差不多有30%-40%的项目是与不同的教授合作,这是(科创)生态圈的上游部分。

第二,在内地的布局。我们将会有一个深圳总部落在福田,(预计)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会启动。以后,我们会在深圳加强科研技术(合作),对香港现有的科研人才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大家可以交流。

第三,(围绕)智慧城市的应用科技,我们做得越来越多。比如我们和香港地铁、政府部门、纪律部队的合作都增强了很多,希望能在香港智慧城市方面加一把劲。

第四,国际化。国际化非常重要,以前我们的实习生大部分是香港毕业生,也有美国、英国的大学毕业生。今年我们很专注地寻找不同地方的人才,包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澳洲、欧洲等地的大学实习生都会过来,这是我们推动的人才聚焦在香港,也希望我们的国际化项目能有一个大幅的增长。

《21世纪》:香港的基础科研非常有实力,但是在应用科研等中下游领域,是否存在一些短板?应该如何解决?

叶成辉:我不会称其为短板。其实很多传统企业都面对一个痛点,就是(如何实现)数字化,(如何利用)不同的技术,这个科技转化过程其实会有痛苦。

刚刚说到上游,一般而言大学的研究都是以论文为结尾,如果企业真正需要应用到论文部分,是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从0到1就是做好基础研究,从1到N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企业要花费时间(进行科技)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其实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因为你真的能够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

比如我们和港铁的合作,其实港铁现在还在用人眼去看Lift(电梯)槽缝隙有没有问题。用人眼来做,一是累,二是当你每天都重复一件事情,工作兴趣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和港铁合作的科技转移,就是用AI、Sensing(感知)系统,用镜头来看,然后用AI分析,在后台拿到数据,基本上就不需要人眼去看Lift槽缝隙的问题。这样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知道企业的痛点,这也是往后会让整个社会进步的地方。

突围全球科技竞争

《21世纪》:如今全球科技竞争非常激烈,香港如果想要突围,有哪些优势?

叶成辉:其实香港有很多优势。第一,香港有5所大学位列QS100,在(香港)这个小小的城市里,基础研究、科研成果优势(突出)。同时,政府也有不同的(推动)计划,比如有一项100亿港元的投资,叫做“产学研1+计划”,帮助大学转化科研成果。

第二,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是国际金融中心,这其实可以帮助创科的整体发展。比如我们在金融科技领域有很多不同的成果,这些也不仅在香港可以用,也可以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使用。

在“中西合璧”的情况下,香港的技术(水平)是全世界顶尖的,比如我刚才提及的车联网技术就是全世界数一数二,(其他)很多的技术我们也是顶尖(水平)。

我认为香港(在科技竞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为我们的基础研究是好的,现在借助大湾区建设的优势,我们的应用场景也是好的。我们是国际化城市,包括我们使用普通法,这个法律上的效应让很多使用普通法的国家,都希望可以透过香港进入内地,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21世纪》:大湾区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在应科院的考虑里,除了应用场景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双方可以与湾区其他城市对接?

叶成辉:我觉得是人才,在研发人才方面,深圳有很多东西值得香港学习,当人才可以交流的时候,大家就会进步。

第二,在大湾区“9+2”城市群里,有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法例。以后大湾区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可以让我们交流?比如内地的数据(安全)法是否有一个区域,可以让香港进行测试?我们正在推动“e-HKD”(数码港元)的测试场景,这其实和“e-CNY”(数字人民币)的测试场景有很多可以对接的地方。大湾区是一个很好的生态圈,让我们可以进行对接。

打造香港科创生态圈

《21世纪》:你多次提到要打造一个科创的生态圈,在你的理想中,运营得非常好的生态圈是怎样的?它需要哪些主体,哪些努力?

叶成辉我认为生态圈应该是,在某个特定场景下,包括科研的上游(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在内的整个系列,哪些教授可以做到基础研究,后面哪些企业需要用到基础研究,中间有谁可以做中间人的角色,定期进行上游、中游、下游的沟通,沟通完之后,政府方面可以提供什么资助,整个生态圈这样运行起来。

其实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可能在5-10年之后,就能看到整个生态圈的形成,对于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1世纪》:香港应该如何将科研成果推广到海外?

叶成辉:其实不是我们要如何特定地走出去,当你的人才在国际上参与我们的生态圈,慢慢地他就会知道,应用科技或许就可以进入国际创科中心、进入香港的生态圈,(科研成果推广)就会慢慢进步。

《21世纪》:对于吸引其它企业来香港的话,你有哪些看法?

叶成辉:得看看是什么企业,因为内地企业来香港,是希望利用香港跳跃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很多从海外来香港的企业,想的是去大湾区(内地城市),所以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香港的定位,但是这两个角度对香港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当然香港在过往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比如人才流失。我觉得长远来说,这些慢慢地都能解决,因为香港的国际城市形象根深蒂固,已经在海外深入民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实习生董绍敏、曹咏仪、郑轶腾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7-11,原题《“港”创科25人⑱丨独家专访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叶成辉:打造创科生态圈,助力香港突围全球科技竞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