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双循环格局下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辩证统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战略载体,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义重大。从系统论看,国内、国际创新活动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1+1>2非加和性等特征。“科学-技术-市场”理论框架中,三个子系统互相衔接、有效联动、协同作用是实现自立与开放协同的基础。“内循环”与“外循环”协同和“自立”与“开放”协同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

“双循环”格局下促进自立与开放协同的路径包括:一是合作模式多元化:加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推动“外循环”下大小循环相结合的多元开放模式。二是内部协作高效化:弥合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断裂”,提升“内循环”下的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内外循环协同化:以内促外,以外提内,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

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技术复杂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命科学等产业靠“单打独斗”很难实现技术突破。科技创新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国家、多领域交互协作过程。然而,由于近年来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嵌入全球创新链受阻。另一方面,国内产学研协作效率不高,原始创新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构成的创新链存在“堵点”,学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市场转化率低。与此同时,多个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却长期依赖国外。一旦外部形势发生变化,“卡脖子”问题就会凸显。

这种两难困境,本质上是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系统、整体、辩证思维梳理了这一逻辑:“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在自立自强中扩大开放、兼容并蓄,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开放创新中实现更高质量的自立自强。使自立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机协同。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自立与开放有机协同提供新思路和战略载体。在“国内”和“国际”循环互动中,推动“自立”和“开放”的协同具有理论贯通性。两者都是系统论思想的时代延伸。本文聚焦“双循环”格局下“科技自立”与“开放创新”协同问题。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自立与开放的协同机制,提出自立与开放的协同路径,对于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意义重大。

  1. “双循环”格局下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的理论逻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自立与开放协同的战略载体。基于系统论思想,构建“双循环”格局下自立与开放协同的理论框架,为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打牢理论基础。

1.1 “双循环”新格局下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的理论基础

“外循环”与“内循环”的长期失衡,造成国内科技自立能力不足。这是因为:第一,“外循环”主导的开放战略下,国内创新主体长期依靠“开放式”技术创新联盟,造成“内循环”体系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第二,国内产学研协作创新链效率低,“从0到1”原始创新少。新时代,以“外循环”为主导的开放创新模式问题凸显。“内循环”与“外循环”协同下,如何协同“自立”与“开放”,是目前科技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自立与开放协同提供了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国外循环辩证关系的具体阐释是“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这一理论阐释对于自立与开放协同的启示是:要“以内促外,以外提内”,即: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高质量开放创新,以高质量开放创新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系统论看,国内、国际创新活动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1+1>2非加和性等特征。科技创新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应用的往复循环过程,正如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所认为,系统的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完全不开放的系统,即封闭系统,必定走向无规无序状态,即退化为平衡态。系统处于这样的平衡态时,不可能重新自发地自组织。由此可见,要使系统远离平衡、充满活力,必须充分开放。具体到科技创新系统,亦是同理,要保持创新体系的活力,就要构建开放创新体系,增加国内科技资源与国际创新要素的交互融合。

从协同学看,“竞争与合作”是开放系统自组织、有序化的前提。“国内”与“国际”创新活动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是依托国际市场,继续依赖“外循环”,还是在畅通“内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然而,这不并是要割裂“国内”与“国际”市场,而是强调在“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协调发展。在科技创新中,关键核心技术要“以我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推动自立与开放的良性互动,进而形成自立与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双循环”新格局。

从内外因理论角度看,“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到“双循环”格局下的科技创新来说,科技自立自强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科学技术的突破,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开放创新则是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创新要素等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国的科技创新思路,是需要通过吸收外部创新力量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

1.2 “双循环”格局下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的理论分析框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构建充分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如何促进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这需要从我国创新体系框架谈起。国家创新体系框架的核心是创新链,在以知识生产为源头的创新链中,技术研发作为中介和桥梁,使得知识能够最终转化为科技产品并应用于商业市场,如此,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得以贯通。在这个创新链条中,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中介、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辅体共同参与,实现从知识生产、扩散到市场应用的高效协作,目的是推动知识由“生产方”向“需求方”的转移。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依赖完善、高效、协同的创新链。

科技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的生产,扩散、应用、消费的过程。因此,从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商业应用的创新全流程,将创新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的子系统: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市场子系统。其中,科学子系统侧重基础研究,主要产出科学知识,以文献为主;技术子系统侧重应用研究,主要产出新技术,以专利为主;市场子系统侧重产业化和市场化,以新产品、新服务为主。三个子系统互相衔接、有效联动、协同作用。据此,构建如图1所示的“科学-技术-市场”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来分析“双循环”格局下开放创新与自立自强有机协同的机制。

图1 “科学-技术-市场”理论分析框架

图1所示的理论分析框架中,知识流动与知识生产同等重要,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不但依赖于科学、技术、市场三个子系统的创新;也依赖于流动环节1、2及反馈环节的链接。其中,流动环节1链接科学与技术,是科学技术化过程。流动环节2是科技成果向产业应用的正向流动,是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化过程;反馈环节是市场需求向科技创新的逆向反馈,是产业“拉动”科技创新过程。

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的协同逻辑在于:科技自立自强是在国内“科学-技术-市场”系统高效运行基础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放创新是在“科学”或“技术”子系统前端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从同一性角度看,开放创新和自立自强都是为了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从矛盾性角度看,过度开放或不恰当的开放会挫伤科技自立自强的热情;缺少自立自强的开放只能是低水平的开放。从互动性角度看,自立自强是开放创新的内在基础;开放创新是自立自强的驱动力量。

  1. “双循环”格局下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的机制

分析“双循环”格局下两者的协同机制,需要基于“科学-技术-市场”理论分析框架,将“内循环”与“外循环”协同和“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协同进行嵌合分析。从两组协同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出发,先解构“双循环”,分别研究“内循环”下的科技自立自强机制;“外循环”下的开放创新机制;再嵌合分析“内”“外”循环互动下,自立与开放的协同机制。

2.1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下的自立自强机制

所谓“科技自立自强”是指重大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要自主、可控,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等理念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长期以来“外循环”主导发展战略模式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外部依赖问题。外部环境一旦恶化,大量产品的生产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供应将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会危及国家供应链及产业链安全。因此,进入新时代,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尤为紧迫,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内循环”与“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逻辑共通性和天然契合性,两者的内核都是“以我为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下的“科技自立自强”有双重要求:一是国内各创新主体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二是不同创新主体间的通力协作,这种协作既包括创新主体间的直接合作,也包括技术转移中介、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辅体作用发挥下的间接合作。

总的来看,就是要立足于国内市场的技术需求和产品需求,提升国内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商业应用这一创新链的效能,如图2所示,促进知识生产、流动、交换、消费总循环,提高国内知识技术的自主供给水平,从而建立日益安全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日益强大的科技竞争优势。

图2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下的科技自立自强机制示意图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链中,知识流动与知识生产同等重要,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不但依赖于科学、技术、市场三个子系统的创新;也依赖于流动环节1、2及反馈环节的链接。而流动环节存在“堵点”,也正是我国目前科技经济“两张皮”、关键产品“卡脖子”、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本质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三大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受阻,有效对接不够,产学研合作“内生动力”不足。要有效发挥创新链功能,需要实现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充分融合,增强产学研合作效率。

2.2 畅通“国际大循环”下的开放创新机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同时,也强调畅通“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时,也应当保持“开放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开放创新”是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国内外创新主体互动合作,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创新成果的国际化扩散与应用。突出特点在于,在内外部创新资源的互补协同中,最终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开放创新分为三种类型:内向型、外向型、整合型。内向型开放创新是吸收、引进外部技术、智力、资本、人才、管理经验等利用到内部研发过程,实质是“引进来”,通过技术引进、研发合作、战略联盟等实现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发国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再创新,有助于获得较快经济增长,这是提升后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被称为“二次创新”。外向型开放创新是国内研发主体积极“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建立海外技术联盟等向外拓展研发活动,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合作,从而解决企业核心技术攻关难题。整合型开放创新则是集合了内向式与外向式两种方式的特征,“引进来”的同时要积极“走出去”。

对一个国家或一家企业来讲,保持开放的创新姿态有助于利用外部知识要素、创新资源、创新网络、先进管理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世纪,我国的“开放创新”以“内向型开放创新”为主,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外向型开放创新”及“整合型开放创新”实践趋于丰富。然而,不论是“内向型”“外向型”还是“整合型”,我国的开放创新的一个普遍特征: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并直接嵌入我国创新链条之中。这种模式引起的问题是:影响了我国内部自主创新链的整体效能,在全创新链的“大循环”中形成了开放创新的“小循环”。

如图3所示,由A点的科研投入始,经过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商业应用的创新全流程,至E点产出终,当产出进一步反馈应用于科研投入时,就形成了A→E→A“全创新链循环”。但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并从C点嵌入创新链之后,我国的创新生态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以论文、专利为代表的知识技术研发产出成果束之高阁者众,转化率低,如图3中A→B所示,据统计,我国专利授权规模和自然科学论文发表量都处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6%;另一方面,基于C点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比例增大,对外依赖度增高。科技型企业通过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并进行产业化和商业化,能较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形成基于C→E→C的“小循环”。然而,一旦受到外部科技封锁,很容易被“卡脖子”。2018年以来,由于我国核心芯片自主研发能力有限,高端芯片缺乏必要的创新生态,导致华为、中兴等关键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除此之外,航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光刻机、医疗器械、操作系统、高端传感器等领域均存在类似问题。


图3 “国际大循环”下的开放创新机制示意图

这种“小循环”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及深度增强,“外循环”主导下的开放创新模式兴起,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的途径限于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短平快”方式,而不是“长周期”的研发合作,导致难以有效提升企业基础研发和我国核心技术攻关能力。长期来看,“小循环”开放创新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难以有效支撑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创新链自主运行。

因此,“国际大循环”下的开放创新同时应该注重D→A→E→D“大循环”,即在知识生产或基础研究环节加强国际合作,而不是单纯以基于关键核心技术引进的“小循环”为主。否则,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低端锁定”困境。这种“大循环”并不是指空间上的,如合作国家之多、合作区域之广;而是指结构上的,即将开放创新的嵌入点从C点前移至基础研究前端的D点。

2.3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下自立与开放的协同机制

基于上述两小节解构,嵌合分析“国内-国际”循环和“自立-开放”协同机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同时加强“国际大循环”,最终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新发展格局最终要形成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模式。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如此,聚焦到科技创新领域亦是如此。科技创新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有三重意蕴:一是以外提内:即借助国外先进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提升国内自主科研攻关能力,实现国内科技创新水平攀升。二是以内促外:即基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促进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国际科技合作。三是双轮驱动:即开放创新与自立自强良性互动,依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跨界融合、包容聚合,形成内外联动,内外互促的科技创新新局面,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下的科技创新格局中存在两个重要的循环:“内循环”与“外循环”,如图4所示,A→E→A“内循环”并不是关起门来,隔绝外界,走一条内卷化全能型创新发展道路的“纯粹”性的自主创新,而是在A→E→D→A外部“大循环”及C→E→C外部“小循环”的协同作用下,不断充实国内科技创新实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将基础研究自主权、关键核心技术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图4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协同机制

  1. “双循环”格局下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的路径

在“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良性互动中,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有机协同。具体路径包括:合作模式开放化、内部协作高效化、内外循环协同化。

3.1 合作模式多元化:加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推动“外循环”下大小循环相结合的多元开放模式

依托“外循环”,扩大开放、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仍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即使面对外部科技封锁,这一思路也不应改变。上文关于“国际大循环”下开放创新的分析中指出,以往以关键核心技术引进的“小循环”开放创新存在弊端,容易被“卡脖子”,也容易在国际科技合作中被“低端锁定”。要提升“国际大循环”的嵌入质量,需要从“小循环”向“大循环”转型,如上文图3所示,将“大循环”与“小循环”两种开放方式相结合,形成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为多元的开放合作模式。

“大循环”开放创新的核心是要加强基础研究阶段的国际科技合作,具体的路径包括:一是以高校为主导加入国际学术联盟,在关键基础性领域开展项目共同研发,在论文专利等基础研究成果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等。二是以企业为主导积极拓展海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高端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吸纳全球科学、技术、工程优秀成果,招募全球顶级科技人才,比如近年来华为欧洲、美国、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建立科技研发中心,招募全球顶尖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科学家参与研发攻关。三是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科研环境,完善国际顶尖科学人才培养及引进体系,提高国际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学项目研发中的参与度。四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常态化的国际科学攻关平台,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领军型科学家协同攻关,聚焦全球科技创新治理难题,通过科学基金设立支撑平台,引领国际大科学发展。以上路径均是致力于打通开放创新的“大循环”,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能力,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强劲、持续源动力。

当然,这不是说应该切断开放创新的“小循环”,而是应该在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同时,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从技术管理角度看,长期以来学界、业界往往存在一个常见误解,即一个国家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说明这个国家自主技术能力不足。但事实并非如此,技术出口大国往往也是技术进口大国,在全球创新链中双向参与,才能持续不断地提升本国技术能力。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一种商品,符合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属性,是商品就需要流动,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交换后,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属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单独依靠自身能攻克所有的关键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交换也是一国科技水平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本文不认为在构建开放创新的“大循环”的同时要切断“小循环”,而是主张大、小循环多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整体提升。

3.2 内部协作高效化:弥合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断裂”,提升“内循环”下的科技自立自强

长期以来,外部关键核心技术的易得性,使国内的核心技术成长生态难以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市场被发达国家占有。在经济平稳发展期,关键核心技术的外部获取有其优越性,能在短期内促进国内企业壮大、快速提升国内经济发展。但当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重大变化,尤其是外部科技封锁、疫情爆发等突发情况下,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受到冲击,国际市场受影响严重,科技自立自强显得尤为重要。

“内循环”下科技创新需要促进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有效合作,改变以往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断裂”问题,打通图2所示的流动环节1、流动环节2,推动我国的科学知识技术化、科学技术产业化。真正使我国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转化到商业应用中,畅通“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商业应用”的创新全链条。这样,即使外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国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在无法充分参与国际科技分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国内创新链、产业链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那么,如何弥合“断裂性”,使国内产学研各主体高效协作,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明确我国创新链“断裂”产生的原因:一是基础研究成果质量问题,大部分论文、专利等之所以束之高阁在于其可转化性低。二是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缺失,比如知识产权转移中介、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转移平台等不足以支撑成果转移需要。因此,要弥合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断裂”。第一,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力度,提升基础研究成果供给质量,根据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十四五”规划,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将提升至8%,虽然距发达国家的15%仍有一段距离,但相比我国以往5%的投入已是很大的提升。第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依托科技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型研发机构,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推进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攻关,提升自主创新链效能。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美国政府为了抢占通信领域的制高点,不断遏制我国5G技术发展,通过长臂管辖等手段打压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禁止出售芯片给华为公司,同时阻止华为5G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肆意破坏国际市场规则。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发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半导体领域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供给链,促进产学研协同攻关,旨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实现追赶超越甚至是颠覆性创新。唯有如此,才有形成我国独特的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3 内外循环协同化:以内促外,以外提内,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

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和科技自立自强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良性互动的。这种良性互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循环”下的技术引进是走向更高技术平台的一个阶梯,基础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合作是将外部科技资源及创新要素转化为“内功”的根本。“外循环”下的开放创新为国内创新主体提供科技前沿信息、市场信息等,弥补国内创新资源不足、思路不宽等问题,可推动国内知识体系完善及研发能力的提升。二是“内循环”下的科技自立自强也并非“闭关锁国”,而是在修炼好“内功”的基础上,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时,能够掌握更多主动权。

如何促进自立与开放有效协同?首先,从系统哲学看,自立与开放辩证统一,基于自立实现高质量开放;基于开放实现更高水平自立。促进知识、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双向自由流动,使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增强创新活力,提升内部“科学”“技术”“市场”子系统协同度。其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看,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相应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环境则是决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政府应积极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研究知识及共性技术供给,构建能激励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投入创新的外部政策环境,破除科技创新链条上的体制机制关卡。最后,从内因外因角度看,“科技自立自强”是内因,外部科技资源、创新要素是外因,外因最终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充分吸收外部科技力量同时,更重要的是国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整合,最终实现“以外提内,以内促外,内外协同”的科技创新双循环新格局。

  1.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系统论思想及系统哲学视角出发,建构了“理论-机制-路径”三维度的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的协同体系。提出“双循环”新格局下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的路径和政策,为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提供新思路。

研究认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自立-开放”具有内在逻辑的共通性,“双循环”新格局为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提供了战略载体。在“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良性互动中,促进“自立”和“开放”有机协同的实践启示包括:第一,“外循环”下的开放创新模式应该更加多元化。既需要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带来的产业繁荣,也需要在基础研究阶段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以高校为主导加入国际学术联盟;以企业为主导积极拓展海外研发中心;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常态化的国际科学攻关平台。从而促进开放创新链上的“大循环”与“小循环”协同运转。第二,提升“内循环”下国内产学研自主创新链效能。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举国体制等,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集高校、企业、科研院、科研成果转移中介等各方力量协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畅通“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商业应用”的创新全链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第三,构建“以内促外,以外提内,内外协同”的科技创新“双循环”新格局。破除科技创新链条上的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提升国内创新能力;在自主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基础下提升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话语权。基于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更高质量开放创新,基于开放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强。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角度进行了系统论证,未来研究中,将会基于这一框架体系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聚集多个高科技产业领域,探究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创新行为;总结案例、获取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创新主体在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有机协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政策诉求与未来进路,深化本文的研究结论。

来源:《科学学研究》2023年第5期,转自:“创新研究”公众号2024.1.22
作者:雷小苗、杨名、李良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