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资本,创新是不容易创下去的。好的公司绝大多数是靠资本市场来推动的,但仅仅有“创新+资本”还不行,企业还得有“制造+管理”,企业的技术再好、资本再多,如果产品做得不好、质量提不上去、成本降不下来,照样会失败。 9月20日,2023亚布力智能制造发展论坛在安徽合肥开幕。在开幕演讲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结合自身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题为《发挥综合优势,打造新的增长极》他对于智能制造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创始主席,历任三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双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以下为宋志平演讲全文:
这次论坛讨论的主题是“智能制造”,制造业确确实实是我们国家的命脉之至,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想要做好制造业,就一定要从“制造大国”变成“智能制造大国”,这是我们正在走的路。
我担任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已经快五年,这五年来,我走访了200多家上市公司,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些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很重要。
现在中国有5300家A股公司,而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537家,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67%。其中,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21家,占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总数的57%。
换言之,中国的上市公司里,有一大半是制造业企业。在这些制造业的上市企业中,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高达98%。要知道,就做“数字化转型”来说,股份制企业约占88.6%,国企约占81.6%,民企约占76.4%。
这些数字表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制造业”在上市公司里占比最高;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上市公司里发展最快。我国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在制造业方面,还是在智能制造方面,都是一马当先的。
接下来,我讲三点关于对智能制造的看法。
第一,制造业的意义。
制造业很重要,二十大提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提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出实体经济,为什么制造业对我们那么重要?
我国有14亿人口,市场需求很大,但在能源、原材料方面却很紧张,这是中国的现实,就需用大量的制造业来平衡国际贸易。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供应中国这个市场,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可以供应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所以中国必须把制造业做好,而且要做到“中高端”,这是中国企业的历史责任。
中国的制造业现在做得怎么样呢?根据去年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现在的制造业占GDP的27.7%。前几年制造业占比有所下降,最近开始回升。在“十四五”规划里,我们希望制造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而“基本稳定”落实到数字上,具体占比就是要比现在27.7%更高,应该达到30%左右。
江苏省现在的制造业大约占GDP总量的37%,广东省大约占35%,山东、河南也占30%以上。现在美国制造业只占GDP的 11%,日本占到20%,中国占比达27.7%。所以中国还是要加强制造业发展,这非常重要。美国、日本和欧洲都在加强它们的制造业发展,我们也应该把制造业做好。
制造业要想做好、要想高端化,就得智能化,智能化不仅是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精准度,这样才能把设备做到一流。过去我在中国建材担任董事长,我们的水泥和玻璃装备全球一流,而且都是智能化的,这些工厂就落在安徽。玻璃企业在蚌埠、水泥企业在合肥,都有非常大的智能化制造基地。中国建材的水泥和玻璃装备在全球占比达70%。三十年前,这些产业我们都是从跨国公司买来的,而现在,跨国公司都是从中国建材买我们的产品。制造业很重要,智能制造业更重要。我们一定要用智能化来武装制造业,才可能成为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
第二,企业要发挥综合竞争,实现双螺旋的成长。
什么叫双螺旋,一是“创新+资本”,二是“制造+管理”,这是我们的优势。
创新+资本,是这些年大家正在做的。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必须创新,但是要创新必须有资本运营,资本是创新的杠杆。我在安徽做过一场演讲叫“资本的力量”,如果没有资本,创新是不容易创下去的。好的公司绝大多数是靠资本市场来推动的,但仅仅有“创新+资本”还不行,企业还得有“制造+管理”,企业的技术再好、资本再多,如果产品做得不好、质量提不上去、成本降不下来,照样会失败。
以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2018年上市,到现在不过五年时间,已经有了万亿级市值,一方面,它的“创新+资本”做得不错,另一方面,它的“制造+管理”做得很好。它的管理叫极限制造,就是能把缺陷率控制在十亿分之一。过去六西格玛技术能做到百万分之一的缺陷控制率就让我们称赞不已,而宁德时代把缺陷率控制到了十亿分之一。每1.7秒钟出一个电芯、20秒钟出一个模组、2.5分钟出一个电池包,这么快速大量的生产,如果质量控制不好,管理不好,不可能成为好企业。像科大讯飞也是很了不起的企业,现在也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值公司,科大讯飞也是把“创新+资本”“制造+管理”有机结合,打造综合优势。
所以,企业现在应该打造综合优势,而不是打造某一单项优势,要把“创新+资本”、“制造+管理”这四点结合起来。
第三,企业要打造新的增长极,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在经济遭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这三重压力里,最大的压力是预期转弱,因为没有好的预期,不能提振信心,就会进入恶性循环,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但怎么改善预期、提振信心?那就是我们必须有好消息。好消息从何而来?我认为我们必须打造新的增长极。
新的增长极,有以下四点:
一是新的城市发展增长极。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不能只靠北上广深多做贡献,而是要让更多省会城市、地级市快速地发展,合肥的发展就非常快,过去十年GDP翻了一番。像合肥这座城市就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因此,我也总结了关于“合肥模式”成功的六点:
- 1.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
- 2.利用科教优势,重视技术转化形成创新优势;合肥有中国科技大学,我也是中科大的兼职教授,更加了解中科大对于合肥快速发展的意义;
- 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现在安徽有176家上市公司,其中合肥就有80家,合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
- 4.积极融入长三角。合肥作为长三角的一员,过去交通不便,现在高铁、航运等交通更加顺畅,而且它又是一个投资洼地,具备劳动力多和成本低的优势,现在很多大的制造业都聚集在合肥和安徽其他城市;
- 5.建设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地。合肥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打大闹”,它的汽车、IT等产业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 6.发扬徽商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这也在安徽省和合肥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些就是城市增长极。当年深圳国贸上有条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感染了全国人民。今天,像合肥这样的城市也可以总结出发展经验,让全国各城市来学习它。我国现在有24个万亿级的GDP城市,有57个GDP超过5000亿元的城市,这些城市就是新的增长极。
二是新的产业增长极。二十年前,钢铁、水泥等行业是增长极;但现在新能源、电动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康养,等等,这些是新的增长极。今天要大力发展这些产业。
三是新的技术增长极。像ChatGPT,AI智能化等,就是新技术增长极,它会给我们提供万亿级产业的想象空间。
四是一流企业的增长极。像比亚迪、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好的企业,会带给我们很多积极向上的信心。
我们既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盲目乐观,而是要务实达观,认真总结好经验,看到自身的成绩,一起全力以赴做好智能制造业,打造新的增长极,提振信心,活跃市场。
来源: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 2023-09-21